“苏区融湾先行区”系列报道之③丨以产业“大协作”推动苏区“大发展”!梅州突出产业对接创新引领,推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苏区我市正加快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融湾融入产业作为全方位“融湾”建设的先行现代AG超玩会入口关键一环,我市坚持制造业当家,区系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列报着重在产业承接、道之大协动苏对接平台搭建、③丨创新引领、产业产业创新产业招商引资上发力,作推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发展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梅州AG超玩会入口共同富裕。突出推动体系
打造大平台
促进产业深对接
1月8日,引领粤港广梅产业园用一场总投资超50亿元的湾区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吹响了2023年的苏区奋进号角,作为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主战场,广梅产业园是苏区与湾区产业对接的大平台。园区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入更多“打粮食”项目。其中,在广汽集团的带动下,园区累计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16家,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超11亿元。“一期项目的快速落地见效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2023年我们要加快二期项目的建设,项目全面达产后产值将达10亿元。”梅州圣戈班汽车玻璃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杨表示。
另一边,梅州综保区已经封关运行一年有余,目前落户区内的19个项目中,就有13个是从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过来或投资设立的。
“2023年,梅州综保区将重点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厦漳泉海西区等重点区域,重点引进加工制造、仓储物流、国际贸易产业,力争新引进招商项目40个以上,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亿美元。”梅州综保区管委会投资促进科李敏浩介绍。
梅州综保区。(资料图:吴腾江 摄)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吴特宏表示,当前,我市正以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为总牵引,以“一区多园”模式打造梅州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积极开展产业对接,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打粮食”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梅州苏区内生发展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产能转移首选承接地和产业延伸重要承载区。
创新谋突围
打开发展新局面
春节假期,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没有“休息”,生产车间里机器有序运转,该公司技术博士李建军正带领团队开展新一轮的技术试验和研发。“我们用自己独特的配方和添加剂可以实现铜箔在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这样我们的产品性能就有独特的优势。”李建军说。另一边,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总工程师戴晖也在积极谋划企业新一年的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先后搭建起了广东省多功能高阶印制电路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未来的创新方面,我们会在智能汽车、新能源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戴晖表示。
(资料图:钟小丰 摄)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梅州更需要在科技创新上奋勇争先。当前,梅州大力发展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稀土精深加工及应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饮料等产业,培育打造先进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产业集聚区,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错位、配套、协同发展。到2025年,梅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明显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到2035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协作和全面开放合作格局不断巩固,形成一批规模和水平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的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梅州日报记者:黄科
编辑:杨乔颖
审核:张贝婕
- ·两“腹肌男”绑藏百台旧手机,海关截查现原形
- ·用音乐传播乡音 助力梅州“文艺融湾”!客家音乐人陈善宝接受海峡卫视《客家人》栏目专访
- ·春节假期梅州旅游热浪高!外地游客点赞客家文化
- ·有年味更有“客味”!大年初一,来看梅州各地“花式”闹新春→
- ·男子在路上发现雪豹尸体!官方通报:死亡原因正在调查
- ·弘扬榜样力量 引领文明风尚!市文明办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
- ·抢抓农时!梅州正在奏响备战春耕“协奏曲”
- ·2849万元!梅州彩民中得福彩双色球超级大奖
- ·东部战区圆满完成联合演训各项任务
- ·今年春节,你看电影了吗?
- ·公示中!梅州2人上榜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 ·冬季森林防火正当时,这些要点必须知道!
- ·创同期历史新高!清明假期广铁累计发送旅客764.8万人次
- ·汕梅高速路上发生的这一幕幕,温暖了他们的“回家路”…
- ·快看有没有你!“仓海诗廊”杯梅州市征文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 ·本周天气:先热热,再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