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里程碑!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全国率先突破2000例
6月26日上午,爱心广东三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程率先例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碑广j9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2000例。东省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文萍(左)、戴振源(中)和陈浩(右)
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缘造常务副会长史先东,血干细胞广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捐献常务副会长张青蕾到采集现场慰问捐献者,全国向捐献者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突破j9感谢捐献者挽救患者生命的爱心大爱善举。
造血干细胞捐献持续近四个小时,期间记者留意到戴振源始终面带微笑,碑广神情自若。东省“我想对患者说,非亲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目前越来越成熟了,一定要满怀希望。”戴振源说。
戴振源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名儿科医生。从业8年,他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也深知他们的痛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许多血液病患儿在治疗时表现得十分勇敢。我觉得不能只让他们(患者)当勇者,我也应该作为勇者的榜样去陪伴他们。”2022年9月,戴振源选择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帮助别人。
今年4月,戴振源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当时非常激动,我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捐献,之后也顺利地通过了高分辨配型确认和体检。”
在同意捐献后,戴振源用他的专业知识向家人解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无损健康的,获得了家里人的支持,他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单位的认可。作为广东第2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戴振源呼吁,希望更多人了解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挽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庭。“救人的未必是医生,也可以是普通大众,更可以是你我。”
记者了解到,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地中海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基因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无法匹配到亲缘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病患者来说,非亲缘造血干细胞可以说是治愈的希望。
据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与捐献血小板等成分血类似,区别在于前者用时较长(约3-4小时),且需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采集时,从肘静脉处采集外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所需的造血干细胞后,其余成分输回体内。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且采集量较少、采集技术成熟,因此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捐献后1-2周,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成为助推文明广东建设、展现大爱广东的重要品牌和靓丽名片。”中华骨髓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主任吴梦晴介绍,广东省红十字会系统自2001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001年8月实现第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实现第1000例捐献,2024年6月实现第2000例捐献。每千例捐献速度不断加快,从工作启动之初的“20年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
目前,广东省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达15万人,捐献造血干细胞2000例,库容使用率1.3%,年度捐献量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捐献总数及库容使用率均居全国第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心怡
摄影 张全壮
通讯员 裴炀
-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船只
- ·市领导到港南区调研校园安全工作
- ·平陆运河“变形记”:一天一个样!
- ·2023年贵港市道德讲堂总堂第3期开讲
- ·百万英才汇南粤|来就享!广州打造“四高”“四无忧”人才服务政策
- ·周日特刊丨“行走的课堂”:研学旅行有喜也有忧
- ·我市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喜获佳绩
- ·覃塘区新能源电动车首次销往东南亚
- ·第137届广交会即将举行,这些亮点值得期待
- ·我市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喜获佳绩
- ·第20届东博会展位供不应求,确认参展的中企已达展位数65%
- ·“南宁造”新一代企业级内存产品首发 即将在邕实现量产
- ·提升交通运输计量保障能力!这个技术委员会获批准成立
- ·市纪委监委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大兴调查研究专题学习暨2023年第二次集体学习
- ·我市举办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暨少先队鼓号队风采展示大赛
- ·朱会东到港北开展建设西南中南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基地课题调研
- ·最高奖励20万元!发现欺诈骗保可这样举报→
- ·快讯丨我市组织参加2023年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暨第三轮防艾攻坚工程推进会
- ·广西云主播Vlog②丨“Nice!Delicious!Cool!”东盟媒体人看柳州工业
- ·市达开路(建设西路—西南大道)预计5月底通行
- ·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
- ·我市举办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有力支持全面创新——南宁市开展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 ·广西迎来今年首趟境外游客专列,396名越南游客畅游柳州
- ·百万英才汇南粤|来就享!广州打造“四高”“四无忧”人才服务政策
- ·我市获批全区生育津贴免申即办“微改革”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