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中!梅州2人上榜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掌上梅州讯 近日,公示国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中梅州人其中,上榜九游来自梅州市的第批童爱娜和张广武上榜,分别是遗传“梅州客家山歌”项目和“广东汉剧”项目传承人推荐人选。
据悉,承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单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公示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中梅州人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评审相关工作,上榜九游进入社会公示阶段。第批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公示名单共958人,遗传我市有2名非遗传承人在列。承人
传承人简介
童爱娜,女,公示国1959年生。从小生长在客家地区,从小学唱客家山歌。考进剧团后,不断跟著名山歌大师、客家文化研究学者学习客家山歌的各种技艺。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和舞台经历,现已成为了一个能写、能唱、能演、能教的梅州客家山歌传承人。她熟悉多种客家山歌唱法,特别是在客家原板山歌的演唱技巧上有独到之处,吐字、颤音、叠字、拖腔方面很好地保留了客家山歌原生态的本质特色,有“山歌甜妹”之誉。曾以山歌使者的形象多次应邀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毛里求斯、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唱。积极组织举办客家山歌宣传及演出活动,参与挖掘整理客家民间山歌、小调、佛曲、竹板歌等,参与编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系列丛书》。2009年退休后,被选举为梅州市客家山歌协会会长,为了普及客家山歌、弘扬客家文化,常常深入社区、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开展客家山歌讲座、现场教唱等活动。一直以来为推动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广武,男,1967年生。1983年考入广东梅县地区戏剧学校,师从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权昌老师。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汉剧院工作,继续跟随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范开盛老师学习。经过多年学习及舞台实践,他在传统汉剧唱法基础上吸收声乐在气息运用和发音位置上的科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其唱腔高亢激昂,宽厚宏亮,表演潇洒大方,善于刻画各种人物,注重把握角色的“形”与“神”。多年来,荣获多个广东省艺术节表演奖及梅州市艺术节表演奖,1991年荣获广东第二届“舞台与银幕”杯戏剧表演奖,1995年荣获广东国际艺术节表演三等奖,1998年荣获广东省第二届戏剧演艺大赛金奖,2005年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展演奖。此外,他还走上课堂,发扬广东汉剧“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把自己所学的全部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演员,使广东汉剧的表演技艺得以传承下来,为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梅州日报记者:何梓瑜
编辑:张晓珊
审核:蔡颜颜
- ·近90%AI大模型在互联网上“裸奔”!这三重风险必须警惕
- ·144小时变240小时!国际旅行商发现更精彩的广东
- ·年终奖消费热来了 春节你要怎么花?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9%
- ·寒潮继续!南方持续降温 多地最高温个位数伴随阴雨湿冷感强
- ·广深港高铁“地铁化” 演唱会散场再北归
- ·爱心“光临” 爱心“7·29”
- ·今年前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
- ·19个市(州)703名运动员参赛
- ·粤已有166个地理标志产品
- ·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 ·打造人才“蓄水池”,华农第四届紫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已确认有12名中国公民在强震中受伤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国内、国际十大新闻
- ·全国第五!青茂边检站2024年验放出入境旅客超3500万人次
-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12.7万亿元 占GDP比重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