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蝶变话梅州丨梅州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强班子 村美民富百业兴
沿着省道223线驶入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年蝶沿线不同规模的变话班村金柚合作社、农家乐、梅州美民AG超玩会物流快递点鳞次栉比。丨梅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党员示范社的州推展深织振柚子仓储基地,只见果形饱满的动党度融动乡金柚堆成了小山,“家门口”就业的建产建引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包装着柚果。这些金柚即将走出大山,业发业兴发往全国各地。合组
在大黄村一家党员示范社的兴带兴党柚子仓储基地,金柚堆成小山,村振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包装柚果。领强
大黄村的富百金柚丰收一景,是年蝶我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缩影。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变话班村我市加快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梅州柚、AG超玩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寿乡水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一幅“党建引领百业兴”的美丽画卷在梅州苏区徐徐展开。
头雁领航 配强好班子
选好“领头雁”,是筑牢战斗堡垒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011年,深圳返乡创业人才廖建明当选大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刚担任“班长”,廖建明就面临着村“两委”班子老龄化问题。对此,他发挥“头雁”作用,强化建章立制,一方面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细化形成“八步走”议事决策制度,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议事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带头开展承诺践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同时,协助镇党委物色培育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让班子结构持续优化、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2018年,大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委,廖建明当选为党委书记。
大黄村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深圳返乡创业人才廖建明成为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奔康致富的带头人。(受访者 供图)
“以前,全村柚子种植面积仅2000多亩,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产量不足1000万斤。”廖建明认为,突破产业发展受限局面,首先要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于是,他带领党员干部到珠三角地区上门拜访乡贤,以实实在在的乡村“规划图”,争取资金支持,迈开乡村振兴关键一步。目前,大黄村乡贤群众已累计捐资1500多万元,推进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干部作风变实了,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优化村(社区)党组织设置559个,全面完成156个在册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采取“五个一批”措施选优配强“头雁”队伍,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497人。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开展在岗党员示范带富、无职党员设岗带富、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带富等“三带富”活动,培育带富党员1.8万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同时,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动员外出党员返乡担任村“两委”干部1665人,以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乡村欣欣向荣。
党员带头 铺就致富路
“梅县金柚是大黄村群众的致富果。”从福建考察回来后,廖建明更加坚定了振兴产业的决心和信心。2015年,大黄村开始实施“党组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大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柚专业合作联合社,集约33户金柚种植大户和28家合作社入股资金9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有了支部引路,大黄村陆续成立了22家金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6个党员金柚示范园和6个党员示范社,并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辐射带动98%村民种植柚果,全村柚子种植面积提升至5000多亩。近年来,该村柚子销售量每年突破1.5亿多斤,销售额达3.5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以上,餐饮、民宿、快递、物流、光伏等产业蓬勃发展,15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大黄村于近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全村柚子种植面积5000多亩。
在外闯荡多年,村民廖国强的心里始终舍弃不了家乡的金柚。返乡后,他在廖建明带领下深耕金柚产业,成立了森强水果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标准化种植,探索出一条质量与产量双提升的路子。“由于我是党员,合作社得到了很多农户的信任,现在我们有20多家企业入社,还被评为党员示范社。”廖国强说,以前大家摘完柚子就没事做了,如今农户们农闲时还可以在仓储基地等就业,增加收入。
在党建引领下,大黄村发展成为班子强、产业兴的“先进村”。(江婵 摄)
“松口镇是千年古镇,大黄村建村也有600多年了。近年来,大黄村重点抓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力争走在全市前列。”谈到下一步发展规划,廖建明信心满满地说:“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大黄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坚信,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的道路。”
作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主阵地,梅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选派460名第一书记和349名党建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动员607支工作队2547名县直机关干部“回乡联村”,选派830名省市级科技特派员、驻村律师、教师服务乡村振兴。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梅州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大黄村这样班子强、产业兴的先进村,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了、村庄环境美起来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梅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将长鸣不息!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江婵
图片/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高讯
编辑:张晓珊
- ·2025清明档电影票房超3.7亿
- ·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4%
- ·我市获3840万元支持“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建设
- ·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时代 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报道(4月22日)
- ·罕见!20只珍稀鸟类勺嘴鹬同时现身广东湛江
- ·快讯丨广西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举重比赛落下帷幕 我市获得3金3银2铜
- ·三月三·游广西丨毛南山乡唱响“柳浪咧” 乐嗨“壮族三月三”#八桂歌起绘锦绣#
-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到扬翔公司调研
- ·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攻关 广东向全国再发“英雄帖”
- ·2023年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在市区召开
- ·广西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26讲举行 朱会东肖明贵在我市分会场聆听报告
- ·广西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滚球比赛圆满收官
- ·清明假期罗湖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量将达25万人次
- ·覃塘区 :驻点招商结硕果抢抓机遇再扬帆
- ·贵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题报告通过审查
- ·我市出现今年全区首场超警洪水